地铁上的哲学

企鹅图书有一套丛书叫“地铁上的哲学”,顾名思义,就是可以在地铁上看的哲学,丛书选取了几个新鲜的哲学概念,通俗地将它们在书中展开讨论。

其中有一本齐泽克的《事件》常年占据书店的“推荐书目”一柜,大概有一年了吧!这本绿色的小书屡次出现在我的视野里,就像那些挂在店门口的烧鸡一样。但直到最近我才决定买来看看。

唔,昆明顺城购物中心旁有一家烧鸡店,十里飘香,远远地就能看到整只鸡油得发亮,挂在玻璃后面,有不止一队人排在烧鸡店门口等着领鸡。

这家店似乎是老字号了,我也曾不止一次在几百米外就闻到它家的香味,但没有一次驻足下来买一只尝尝,毕竟门口的人实在是太多了,光排队就得花掉半个多小时吧!排队这种事情,大概可以列入我“最讨厌事务”的名单前列了,等哪次有决心排长队时再去试试吧。会有那种时候吗?

回到齐泽克那本书,庆幸的是没有人会排着队买这本小书,不过据说日本人最近可是排着队买村上春树那本新书《杀死骑士团长》的。村上本人在80年代时也羡慕过美国畅销作家出书时的盛况,说“如果我也有这样的一天就好了”。那时他还在写《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》。不知道他老现在愿望达成了,是怎样的感觉呢?会不会说:“其实也就那样吧,好像没什么特别的。”

再回到《事件》这本书,齐泽克用十分形象的描述,向读者介绍了他准备讲述的东西:

“印度尼西亚的海啸夺去了20万人的生命!”“狗仔队偷拍到布兰妮・斯皮尔斯的私处”“我终于意识到应该抛下一切去帮助他!”“残暴的军事占领摧毁了整个国家!”“这是人民的胜利!独裁者逃走了!”“怎么会有像贝多芬最后一首钢琴奏鸣曲这样美妙的音乐?”

所有这些陈述,都指涉着某些我们视为“事件”的东西。

那么,这些“事件”到底是什么呢?

当我们说一个“事件”发生时,我们在说什么?

如果感兴趣,那可以去买来看看吧。

但是啊,虽然说这套丛书叫“地铁上的哲学”,也只不过是相对于正式的哲学著作而言罢了。对于初尝哲学的人来说,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。

今天广州还是很冷。

摘一段我在书里看到的有趣注释:

在恋爱中,我们总是让自身的弱点在所爱之人面前暴露无疑:当我们赤裸相对时,对方不经意间的嘲讽笑容与评论就可能让魅力变成了笑柄。爱意味着绝对信任:当爱一个人时,我授予了他(她)能够摧毁我自己的力量,我希望/相信对方不会使用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