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该怎么读?

方法

1.先看序,没有序的就先看目录;

2.阅读段落、句子时,时刻提醒自己,这些都是为此段、此章节的中心思想服务的;

3.分清什么是观点,什么是支撑观点的材料;

4.小说没什么好的阅读方式,别逐字逐句读就好;

5.切忌为了达成阅读数量囫囵吞枣。

方向

1.海量的泛读拯救不了你的肤浅,在有一定阅读量作为基础之后精读、吃透、榨干两三本书就足矣;

2.什么样的书都翻一下(不一定都看),一直读同一种类的书(无论是只读哲学、历史、小说等)会使你变得狭隘;

3.很多人害怕看完书记不住,这是应试养成的坏习惯,恨不得把书里的一字一句都刻在脑子里。记忆不是靠背诵,而是靠“建立联系”,换言之,即“建立知识系统”。看一本书记不住不要紧,多看几本和这本书相关的书(比如同一个作者,相关作者,同一个主题,书中提到的参考文献等),这样就能建立起“知识系统”,比“背经书”记得更加牢固;

4.理论书对于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很重要。听同性恋的爱情你不一定能理解同性恋,听杀人犯的人生你不一定能理解杀人犯,听法西斯的战事你也不一定能够理解法西斯。每一种理论都是一种思维框架,只有进入到与问题相对应的思维框架内,才能理解相应的问题。了解越多的思维框架,对于具体问题才能有更多的视角,也就有越多理解的可能。

5.人需要诗歌,需要小说,需要文学。文学带给人更加细腻的情感体验,它会使你惊讶于“原来世上还有这种感情”,绝望、荒诞、光荣、梦想……阅读文学越多,对情感的认知就越多,每一本好的文学都会给你的世界涂上一道新的颜色。你那座“情感图书馆”里甚至会拥有许多超越你年龄、阶层、性别的情感。这便是文学之于人的意义。

6.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”这句话适用于每个时代。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读书离了实践,是空谈,是意淫。与此同时,实践的前提是要有实践的对象,不读书就没有思考,没有思考,何来实践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