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学是把刀,使人流血

年纪再长了一些,准确说是社会化程度更高了一些后,原先爱写字的人也逐渐会惧怕写作。

他可能曾经是文学少年,热爱读陀思妥耶夫斯基,三岛由纪夫,芥川龙之介,郁达夫等等。他会把自己的所有思绪都抛到纸上。但随着他建立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多,有了更多朋友,有了自己的家庭,有了职位,社会身份,他越写越少。

他有时候还会想起年轻时的文学梦,深夜决定再执笔试试。当他开始回忆,构思,曾经那种兴奋感栩栩如生。他记得自己年轻时在咖啡馆从白天写到黑夜的日子,他还记得一些诀窍,甚至一些心法。他还记得,好的文字,首先是要真诚。然而,这正是他再次拿起笔时不停颤抖,迟迟无法下笔的原因。他害怕,恐惧,他越来越不敢面对自己内心深处那些躁动,那些不满,那些忧郁,那些暧昧,这些正是他年轻时能够肆无忌惮写下的真情实感。

是它们消失了吗?没有,文字就像一根鱼线,会把它们全部从意识深海里如数钓出。他知道为什么不写了,因为只要他下笔,就会无可避免地牵动这些情感,他的生活可能会立马坍塌。他可能会出逃,离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,逃得远远的;他可能会对领导大发一通火,然后丢掉当下的工作;他也可能顺着通讯录打电话,告诉那些泛泛之交的“朋友”,他们是多么操蛋和虚伪。文学就是那把划开面具的刀,刀尖锋利得闪着银光。纸上的东西不会完就好像没事了一样,好像这些情感都被埋进了纸堆,扔进记忆的垃圾场。这些文字会重新流进他的生命,种下危险的种子,在某天发芽,开花。

所以他再也不敢触碰心底那些冲动,只能合上笔记本,离开文学,回到卧室,等待第二天的闹钟。